52年坚守匠心,书写银耳人生!银耳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食用及药用历史,《本草诗解药注》中提到:“白耳有麦冬之润而无其寒,有玉竹之甘而无其腻,诚润肺滋阴之要品,为人参、鹿茸、燕宣窝所不及”。传闻慈禧太后特别钟爱,每日清晨必吃一碗银耳羹。 据史料记载,中国银耳人工栽培始于1894年,在此之前,银耳多是野生,且产量很低。物以稀为贵,那时的银耳只有权贵才享用得到。 今日,泉素优品为大家优选推荐的是来自姚淑先老先生潜心研究,采用药食同源中药材为培养基的本草银耳。 “一个人一辈子,只为做好一件事”,向“银耳之父”姚淑先致敬! “还我银耳的营养价值”这句话一直涌现在已古稀之年的姚淑先脑海,“到底用什么培育银耳质量好?”、“怎么样还原银耳的野生价值?”,姚老反复思索着。 出身中医世家的姚淑先,从“食药同源”的本草食材入手,组合配方做培养基进行栽培银耳,以提高它的营养成分。 13年的呕心沥血,经过1126次实验,甄选莲子、山药、百合、枸杞等十几种“药食同源”本草食材组合成培养基,并采用生物载体技术让银耳菌丝充分吸取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形成子实体。终于,在2016年成功研发出了新一代珍品“本草银耳”。 ![]() 姚淑先与新西兰前总理安娜在古田博物馆的合影 52年的匠心事业浇灌出来的“本草银耳”之花,究竟是怎样的银耳呢?我们来一探究竟。 来自深山的野生菌种;在1100米海拔的深山老林,模拟野生的生态环境,依照野生银耳生长的苛刻环境进行栽培,并用天然高山泉水灌溉。 采用12种药食同源食材培植,一年只培育2季,量少而珍贵,由姚淑先老先生60天精心呵护培育而成。 在营养物质和口感上,都是对普通银耳的突破升级。煮熟后,软糯可口,还有淡淡的清甜味。植物胶与本草互相融合,不仅营养丰富,也为银耳增添了更丰富的香气和风味。 它的泡发率也很惊人,有36倍!别看小小的一包只有3g,却能煮出满满一锅,够两个人食用。 一朵鲜银耳约100g,用先进的破孢缩体技术进行处理后,锁住99%的营养价值,得到的就是这6g的银耳精华。 破孢缩体技术,可以使银耳泡煮时间短,容易出胶,能够更快速释放出营养胶质,同时很大程度的保留营养。这也是这款本草银耳15分钟就能煮出满满胶质的秘密所在。 拆开罐装后,可以看到里面都是非常小的碎银耳片,大小合适,不用再撕成小片。而且小片的银耳口感更糯。银耳颜色呈自然的淡黄色,拒绝色素、拒绝农残、拒绝添加,口感天然。 加水煮15分钟后,锅内的银耳已经非常浓稠了,胶质都熬出来了,甚至还能拉丝。看起来像果冻一样,晶莹剔透的,十分诱人。 吃进嘴里,滑溜溜的,从舌尖滑入喉咙,真的很润,而且胶质满满,一入口就能感受那种粘稠软糯的口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煮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加入红枣、枸杞、桂圆、冰糖等一起熬煮。红枣的香甜、枸杞的酸甜、老冰糖的清甜……全都融入在软糯的银耳中,让人爱不释口。 这么好吃又好煮的银耳,对上班族来说,简直太方便了,能帮助节省不少的时间。更懒人的做法,就直接放入焖烧杯里,倒入开水、冰糖、枸杞等其他食材,焖1小时以上,就可以食用了,时间越长胶质口感越好。 也许你遇到它之后,再也无法将就其他银耳。 这是一个中国人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终其一生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和对传统科学的创新挑战,体现出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文章分类:
健康知识
|